
东西湖文化中心项目4月1日正式复工,建设方武汉临空港投资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张德利,立即参与到深化设计的协调会中。

张德利(右)勘查项目现场。黄金 摄
与其他单体项目建设不同的是,张德利面对的是6个极具个性、造型迥异的建筑物,亟需深化对可实施性,专业交叉施工等问题的研究。
据了解,东西湖文化中心分为A区剧院、B区文化馆、C区档案服务中心、D区市民阅读中心、E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F区博物馆科技馆六大区域,总用地面积达到19.6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达16.01万平方米。

这一建筑群并没有绝对的“中心建筑”,而是组成环形,结构更为开放自由。与此同时,各个建筑的造型独特,给结构设计出高难“考题”。
这也决定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为此,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多次召开会议,对整体精装、玻璃幕墙、供水供电等细节不断磨合,并对各功能区的软装等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既保障设计思路,达到“眼前一亮”的效果,又保障建设施工的可操作性。
剧院有汉秀的影子

“你能在这里看到水舞秀、汉秀的影子。”张德利介绍,在A区的剧场中,镜框式舞台设计最为亮眼。其中不仅包括主舞台、两侧侧台,甚至还有面向观众的乐池,可以满足更多元的节目编排需求,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
D 区市民阅读中心也人性化地考虑到无障碍通行、不同年龄层阅读区域分区等细节。值得一提的是,室内竹林阅读区,将在书桌旁穿插种植竹林,让读者闻着竹香品书香。
E 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栋建筑,其采用“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倾斜形体,一层设置书店,二楼设置创意市集,三至七楼设置创意办公位。为兼顾建筑使用功能和外形需求,其创造性地采用了悬挂方案:在建筑顶部设置整层高的悬臂桁架,支撑在抗震墙围合的筒体上。同时为减小悬臂桁架的跨度,在筒体周边设置了若干向外倾斜的框架柱。最终得以使“悬挂方案”实现了建筑造型与功能的完美统一。
-END-
来源 -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