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西湖区走马岭街的湖北达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达能),从建厂之日起,至今已连续2600多天零安全损时事故。他们是如何做到的?6月9日,记者走进这个工厂,探寻安全生产的秘密。

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安全意识培养
湖北达能隶属法国达能集团中国达能饮料公司,主要生产维生素饮料产品,是东西湖区第一个取得“绿色工厂”认证的企业。
2020年4月8日,湖北达能按下重启键,工厂又恢复了以往的活力。湖北达能对全厂员工进行封闭式管理,避免外出感染可能,严控食品健康安全,提供送餐服务,将风险降到最低。

“别人感冒我吃药!像预防病毒一样,做好一切防护措施。”湖北达能安全健康环保部经理彭本峰应对疫情的自信,来自于丰富的案例库,从过往的案例中汲取经验防患于未然,始终跑在危险发生之前。


早在2009年,湖北达能就建立了自有安全健康管理体系——WISE(结合达能实际而创建的安全文化推进体系)。经这一体系培养的员工,其安全意识有4个阶段的提升。2019年,WISE体系进一步升级,增加了“企业文化”、“标准提升”与“关注健康”三个板块,其中,“关注健康”板块将员工心理健康安全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中。
除此之外,湖北达能人事行政部为每位员工发放一张EAP卡“达能员工关爱服务卡”,这张卡是第三方专业机构为员工免费提供各项心理关爱咨询和辅导服务的凭证。员工还可凭卡预约个人或子女等亲属的有关服务,从而为员工心理减压,让员工健康安全地投入到工作中。

彭本峰说,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还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只有将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好,生产才有了基础,员工背后的数千个家庭才有了保障。
让安全意识“芯片”植入员工心中
“安全无小事,人人都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彭本峰介绍,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下,引进互联网+安全生产方式,让安全意识“芯片”植入员工心中。

湖北达能投入资金建立了“企业微信安全健康APP”,所有员工通过手机端的工作台随时向“行为安全健康观察、合理化建议、不良点标签、安全健康警报”等板块,提交安全隐患信息及合理化建议。这些全员提交的信息都会得到系统的分析,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后由管理层每周跟进。这套系统每周使用率达到100%,在无形之中将企业安全生产文化融入到员工心中。


彭本峰介绍说,系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员工通过工作平台提交的内容主要是两大类,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员工邵欢自3月复工以来,已在平台提交了53条安全管理信息,例如工人如何避免被夹伤、怎样检查设备安全等,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不过因为安全细则也会让生产流程变得更多,有一次,承包商就因为安全问题与邵欢产生矛盾,面对对方的诘难,邵欢却说:“您怎么说我都可以,我只希望这里不要发生安全事故。”
还有一次,承包商因为安全问题与邵欢沟通时产生矛盾。面对对方的诘难,邵欢却说:“您怎么说我都可以,我只希望这里不要发生安全事故。”

通过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方式,将每一次事故总结的经验变成安全生产珍贵的“宝藏”,推进全员关注安全和健康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安全意识从“护我安全”到“我护安全”,这就是湖北达能的安全生产“黑科技”。
6月是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确保生产安全,既节约高效,又更容易为员工所接受。对于安全生产,你有什么心得呢?给我们留言噢。
【记者 - 安洁 沈雪莹】
【图片 - 徐一帆】
【通讯员 - 舒育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