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120急救转运和核酸检测能力就是病人的生命线。

目前,东西湖区正着手进一步完善区120急救体系,以协和东西湖医院(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为急救中心,在西部走马岭街、辛安渡街,中部吴家山街、慈惠街,东部金银湖街、将军路街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120急救站,实行24小时值班,打造城区12分钟、农村15分钟急救圏。
新增急救站
覆盖更广、响应更快
在急救站网络建设方面,协和东西湖医院120急救中心在已建成的走马岭急救站、金银湖急救站、太康医院急救站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慈惠急救站、吴家山急救站,覆盖面更广,确保更快响应辖区患者的急救转运需求。

由于东西湖区第三人民医院(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即将进行二期工程建设,设在该院的走马岭急救站需选址搬迁。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陈智勇介绍,为更好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街道大力支持提供业务用房,将设在该院的120急救站搬迁至走马岭街原城管大队部,最大程度上保障西部片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能力。


在急救医疗设备配置上,协和东西湖医院在原有2台负压急救车的基础上,为接受捐赠的3台负压急救车配置了车载救治设备,保障了传染病人的急救运力。同时,还新建了急救车消洗站点,可对急救车辆展开全方位消毒工作,并在区卫生健康局统筹安排下,完成了急救中心30天防护物资的储备。

疫情期间,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基层卫生院,东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将军路街卫生院)新增了一辆负压救护车,配备专职司机和医护人员,保障了患者的及时转运。金银湖街卫生院在新院区专门新开设3间120急救值班室,可同时容纳5名急救人员待命办公。
同时,院前急救人员的抢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协和东西湖医院组织开展了6次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培训,参训学员达430余人次。围绕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技术——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等项目举行了技能大赛,通过技能比拼,提高院前急救队伍应对危重急症的能力和水平。
核酸检测能力提升
目前,区疾控中心和协和东西湖医院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均通过了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的技术审核,可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项目,能做到核酸检测筛查应检尽检。
区疾控中心日检测通量达到100人份,协和东西湖医院日检测通量达到1000人份,保证急诊6小时、普通门诊12小时出结果。目前,区疾控中心已储备核酸检测试剂1000人份,预订2万人份;协和东西湖医院已储备试剂10000人份。

区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军路街卫生院、金银湖街卫生院、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等基层医护人员,也加强了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样和抗体检测的培训,就近采集标本送交协和东西湖医院检测。
将军路街卫生院专门开辟80平方米场地,改造成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目前已装修完成,正在采购核酸检测设备;区妇幼保健院的PCR实验室也在加紧装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