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们进厂检查,现在则采取企业、园区互查互纠及安管队日常巡查,为安全生产上‘双保险’。”
每天早上9点,径河街安全生产专管员分头走访辖区企业、园区。径河片区和三店片区安全生产专管队队长徐哲、杨威今年2月首创的新工作模式,已推广至全街。
径河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代旭介绍,全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径河街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强化安全生产,“互查互纠法”便是其中之一。
径河街安管办主任王刚华测量管道是否有漏气(资料图)
据了解,径河街将辖区园区分为4种类型:市场型、物流园区、仓储型和混合型。安管员在每类园区各打造一个安全生产样板。
以样板为标准,开展企业、园区之间的互查互纠,进一步强化企业、园区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风险摸排力度。
径河街乔氏万兴工业园是典型的混合型工业园。
径河片区和三店片区安全生产专管队队长徐哲在巡查时发现,工业园缺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部分消防通道也存在堵塞问题。
“这家工业园的安全生产风险点较为典型,园区负责人也表示将积极配合改造,所以我们将它作为混合型工业园的安全生产样板来管理。”
徐哲回忆,从梳理风险点位到手把手教园区进行安全生产整改,前后只花了30天时间。“现在,这家工业园不仅完善了各种安全设施,还投入20万元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
检查消防栓水压以及能否正常使用(资料图)
设立园区样板后,企业互查互纠就有了具体的参照,各园区以每月2到3次的频率保持互查,街道安管员每3天梳理刷新一次安全生产情况。
“这一模式是‘两条腿走路’,企业或园区履行他们的安全责任,我们的常态化监管一天也没有松懈。”代旭表示。
此外,针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街道也采取了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重点放在查处无证上岗上。
检查企业安全检查和存储记录(资料图)
“特种作业尤其是动火作业要求非常高,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一场损失巨大的事故。”代旭告诉记者,对辖区内的动火作业,目前采取动火作业审批模式。
动火作业现场(受访者供图)
需要动火的作业企业或园区,必须向街道安管办提交申请、营业执照、应急预案及特种作业人员工作证,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审批有效期限仅有1个月,超过期限必须重新申请。”通过动火作业审批后,安管员仍要走访动火作业现场,确保现场无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