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靠,就在家门口!

2022-09-22 09:21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方便!患者“不动” 数据“跑路”

“真方便!家门口就能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近日,在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李先生拿着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感慨。

今年5月,李先生做了射频消融术,根据医嘱需要三个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中心卫生院检查室内,医师为他安装导联电极,在仔细观察屏幕上心电信号后,按下记录键。随后,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网络,传输至协和东西湖医院心功能室。

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CT工作站

次日,专家将完整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和诊疗建议传输回来。“在家门口做检查,就不用老往大医院跑了。”之前类似情况要往返大医院两三天,现在,李先生体验到了家门口的就医便利。

2020年9月,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至新建院区,不仅空间扩容,各种设备设施全新升级,医疗信息化也进入了新阶段。通过“患者不动,数据跑路”的方式,逐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

工作人员帮助患者在自助挂号缴费机上挂号

专业!小病“不离床” 大病“不出院”

年近80的朱爹爹,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半年前,他首次进入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起初,他情绪极其不稳定,大部分时间都在吵闹,对待护理人员也是十分抗拒。

直到今年6月,他却一改常态的笑了。原来,在隔壁床“老友”的鼓励下,朱爹爹走出病房,与大家一起有模有样地包起粽子。融入集体后,他不仅交到了更多朋友,也重拾了对晚年生活的自信与勇气。

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

“这里住的多数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陪他们聊聊天、下下棋,组织一些应景活动,都可以缓解他们的孤独心理。”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院长侯敏说。

2021年底,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正式上线,根据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院方制定了专业照护方案,配备了医生、护士、护理员等团队,基本做到“小病不离床、大病不出院”。

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提档升级,是我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走马岭街中心卫生院新大楼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补短板、强基层、建机制”思路,持续推进医疗服务优质化、优质资源均衡化、便捷就医数字化、医养康养融合化,让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医改红利。

患者在东西湖区中医医院治疗 (晏君 摄)

构建“协和东西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四级医联体网络,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形成上联省部属医院、下联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新格局”。 

东西湖区康复医院 

今年,东西湖区康复医院、常青花园综合医院、东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大楼陆续交付使用,加速推进慈惠街卫生院、径河街卫生院、区人民医院综合楼、东西湖区第三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等新建、改扩建医疗机构建成开放,将为建设健康东西湖作出新贡献。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