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这十年 | 芝麻开花

2022-10-12 08:38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9月23日,秋分

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当天

2022年武汉市云上中国农民丰收节

主场活动

在东西湖举行

喜看稻菽千重浪

东西湖500平方公里土地上

满是收获喜悦,一派丰收景象



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省级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试验区、省级“三品一标”示范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这是东西湖落实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芝麻开花

01.

「 10年增3倍 」

全面增强农产品生产供给新力量



天气转凉,蔬菜处于换茬“秋淡”期,市场出现季节性波动,农业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抢播快生菜。

东西湖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闻令而动,抢种的首批快生菜10余天就可上市,直达市民餐桌。



强鑫蔬菜基地(资料图)

这是东西湖10年来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也彰显了全区快速响应生产保供农产品的底气。



强鑫蔬菜合作社输送超市的新鲜蔬菜

不仅“菜篮子”拎得更稳,“米袋子”“果盘子”等也都有保障。当前,东西湖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超9万亩,全区可年产水稻1.15万吨、水果2万余吨、水产品5万吨,初级农产品生产供应充足稳定。



农田如画



丰收喜悦

“东西湖葡萄”、“柏泉绿茶”相继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柏泉茶厂获“湖北老字号”称号,“金银湖”公共农产品品牌重磅推出。

质量高、品牌响、不愁卖的东西湖农产品,让东山街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户刘亮发出感慨:“葡萄甜,日子更甜。”

推进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唱响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使农业在东西湖成为了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美好产业。



玉木耳示范大棚

2012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300亿元,2021年,这个数据达到1267亿元,10年实现产值增加3倍,前景可期。



截至目前,东西湖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19家,已形成水稻、水产、水果、蔬菜、生猪、农旅为主体的六大产业链,成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农产品核心产业基地、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

02.

「 10年翻番 」

形成抱团致富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没有农民职业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培养“懂农业、有文化、技术高、会管理、善运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无人驾驶农机按照设置自行作业

2012年,东西湖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农业部批准为农民创业师资格培训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武汉市农业学校校名手书字体取自袁隆平院士题字

只有土地“活”起来,农民才能“富”起来。过去10年,在东西湖这片沃土上,涌现出了一批现代农业带头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值效益,带动增加农民收入。

上过《新闻联播》的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魏晓明、全国“十佳农民”王建兵、全省“十佳农民抗疫先锋”顾泽生......截至目前,全区共认定农村实用人才1557人。



被《新闻联播》点赞过的农业经理人魏晓明



“全国十佳农民”王建兵

东西湖充分发挥农业优势,以区农广校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形成了高素质农民培养的“东西湖模式”,让“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优做活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专做精家庭农场,东西湖形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发展格局。

自武汉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东西湖成立至今,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15家,而10年前,合作社数量仅为165家。



群力大队智慧葡萄园

统计数据显示,东西湖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1727元,到2021年的26419元,10年实现收入翻番。职业农民带领农户抱团致富,成为东西湖走好乡村振兴路的一大特色。



辛安渡红星大队鱼塘开捕

“过去的十年,是我们种植户受益最大的十年。今年,我们又将迎来丰收,收益有望再创新高。我对党的二十大充满期待,对产更多更好的名优农产品很有信心,一定要为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贡献更大力量。”武汉金色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王建兵脸上洋溢着笑容。

03.

「 10年巨变 」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奔涌千里的逶迤汉水,在流入武汉西大门时拐出一道几字型的大弯,冲折出北岸一片22平方公里的活力热土——东西湖慈惠街,这里也是武汉初代“网红村”诞生地。

2013年,慈惠石榴红村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创业旅程。

时至今日,慈惠已连片发展成为汉水滨江风光带,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每逢节假日客流火爆,村民收入、村容村貌、产业水平、公共服务在省内排名居前,陆续捧回“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曾因“石榴红”而知名的美丽村湾,如今华丽蜕变,日前热闹“开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追求。



十年间,一条条农村公路修到了村头,村村通公交通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状况成为历史,一场“湖乡巨变”在村民眼前发生。

依托串起城市和乡村的沥青路,东西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迈出了新步伐,绘就出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作为新型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典范,东西湖还肩负着为乡村“塑形铸魂”的使命。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焕发农民精神风貌,打造近悦远来的好客东西湖。

慈惠街石榴红村、走马岭街青锋大队、辛安渡街红星大队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





目前,东西湖已陆续建设33个美丽乡村,柏泉全域旅游示范街区与区域特色村庄雏形渐显,东山街群力大队遮湖岗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游客络绎不绝。

走在乡间的道路上

置身希望的田野上

东西湖广大农民群众

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

看到了新方向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