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东西湖区人民法院携手区妇女联合会,就开展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打造“幸福港湾共同缔造”品牌工作试点,举行签约活动。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推进全区“平安家庭”建设工作,依法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社会关系和谐稳定。
受聘15名家事调解员
活动现场,15名来自街道社区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团队、社会工作者组织“三支队伍”的专业人员,受聘为东西湖区首批家事调解员和家事调查员,任期为3年。
她们将深度参与家事审判案件,帮助法官解决家事纠纷。

首批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
区法院副院长郑小红介绍,区法院与区妇联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联合调处工作长效机制,主要是通过加强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创新家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共同缔造平安幸福家庭,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官为家事调解员和调查员开展首期培训
“区法院设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站,区妇联派专人进驻,联合开展辖区涉家事纠纷在诉前、诉中的调解服务工作。”
郑小红说,此次双方选聘的家事调解员(调查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确有必要进行诉前或诉中调解(调查)的案件,将由其开展调解(调查)工作,共同推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各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事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受聘证书
区法院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围绕线上操作系统、法规、新型案件等内容,定期为家事调解员(调查员)开展培训指导;妇联充分发挥群团工作优势,利用密切联系妇女儿童老人的工作特点,逐渐培养业务熟练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调查)队伍。
家事调解员(调查员)、妇女干部、社区妇女代表,每半年将召开一次“她说——女性沙龙”谈心会,沟通家事调查和家事调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天的签约活动结束后,第一期业务培训和“她说”谈心会相继开展。
打通家事审判“最后一公里”
助力“平安家庭”建设,除了法院和妇联“强强联手”,还需要基层街道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家事法官、妇联干部融入社区治理,法院与区妇联会同街道、社区,在社区创新设立“幸福港湾驿站”,打通人民法庭家事审判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签约活动上,东西湖第一家“幸福港湾驿站”授牌落地金银湖街金口社区。

金口社区授牌成为全区第一家“幸福港湾驿站”
该社区成立于2021年11月,现有4个小区5146户家庭12500余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有婚姻家庭辅导室和心灵氧吧,专门为妇女儿童打造“谈心”阵地。
金口社区书记唐丹告诉记者,社区成立1年多来,新聘用的年轻社区干事在调处家庭矛盾纠纷方面尚有不足,法院和妇联在社区打造“幸福港湾驿站”后,将对工作人员开展家事调解有很大帮助。
郑小红表示,法院和妇联在全区12个街道各派驻1名平安家庭法治联络员,与社区保持常态化联络,针对辖区内家事纠纷及时给予法律指导,将家事纠纷化解在诉讼前,切实做到民呼我应,用心用情调出“万家和”。
东西湖区在纵深推进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将以此次打造“幸福港湾共同缔造”品牌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进“平安家庭”建设工作。
(记者 - 刘志成 王露 但峰 通讯员 - 杨静 陈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