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气面团产业园预计4月正式投产,4条高端冷鲜烘焙系列产品线满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2月16日,福气面团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气面团)董事长倪荣河告诉东西湖融媒记者,该公司在新年伊始已拿到5000万元的订单,现有的两大工厂更是24小时不停生产,新园区的投用,将有效提升产能。
在东西湖,各大食品企业纷纷追加投资新建智能工厂,涌现出“二期现象”。而位于走马岭的福气面团产业园,则是该公司近年来在东西湖的“三期投资”,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86亩,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产业园全部生产线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
01
打造高端冷鲜烘焙
头部品牌

福气面团产业园效果图
甜品店里,一块块金黄酥脆且散发诱人香气的糕点,总让人欲罢不能。烘焙食物,就是如此有吸引力。
冷鲜烘焙类糕点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福气面团敏锐地嗅到了这一发展机遇,迅速进军高端冷鲜烘焙食品领域。
倪荣河介绍,福气面团旗下拥有武汉福气面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海之最食品有限公司、武汉焙星期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均建于东西湖,生产的蛋糕面包等产品共用自有品牌“海之最”。

“海之最”品牌面包生产线
“2006年来东西湖建厂生产时,也没能想到如今会一而再地扩大生产规模,从一个手工蛋糕作坊发展到三大产业园,我们已经坚持了18年。”倪荣河坦言,依托东西湖国家级食品工业加工区所构建的食品全产业链,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海之最”品牌面包生产线
2个月后,新落成的福气面团产业园一期4条冷鲜烘焙产品线将正式投产,届时全国各地的食客,都能通过冷链物流享用到“海之最”品牌新鲜蛋糕。
福气面团产业园生产总监廖俊淇介绍,待一期产品线投用后,紧接着就会陆续搭建其他生产车间的产品线,逐步释放产能。
记者在产业园看到,工人们正在环形连通的生产园区建筑内加紧装修,进口设备也在同步进场调试,为即将启用做准备。

福气面团产业园生产车间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廖俊淇告诉记者,产业园设置有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和食堂宿舍,还将打造福气面团工厂门店,引入餐饮、超市、水果店等业态,服务自家企业和周边园区员工生活配套。“未来产业园全部达产后,将新增近1500个岗位。”


福气面团产业园外景
02
日产146吨面包蛋糕
畅销全国
与福气面团产业园相隔不远处,则是该公司于2018年追加投资启用的焙星期工厂。走进位于走马岭食品一路的这家蛋糕面包生产园区,香味四溢,成箱的产品随时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日均146吨面包蛋糕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焙星期工厂是公司在东西湖的二期投资,当年投入4200余万元打造了4个10万级净化车间,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和位于径河的海之最一代工厂规模相当。”
焙星期工厂厂长魏杰介绍,这4条国内先进的生产线主要生产钢带蛋糕、链板蛋糕和手撕面包,日产能达45吨。“近300人两班倒,24小时不停产。”

“海之最”品牌面包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
海之最工厂则有7条全自动烘焙生产线,蛋糕、面包、肉松饼、米糕等产品满产时,日产能可达101吨。
魏杰说,公司现有产品从东西湖销往大江南北,年产值超7亿元,海之最品牌系列产品相继进驻了中百、大润发等大型商超,以及线上零食系统。

“海之最”品牌面包生产线
“扎根东西湖十多年来,我们享受了与本地企业共同发展的红利。”让倪荣河感到欣慰的是,公司目前从产品原材料、产品包装到物流运输都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
“益海嘉里、祥恒包装、九州通物流、顺丰冷链、德邦物流、中通快递等区内企业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极兔速递物流园区与新建的福气面团产业园仅一墙之隔。”
03
组建70人团队
开发创新产品
食品企业持续“保鲜”的秘诀,关键还在于创新产品的不断输出。
“目前海之最食品自有近40款蛋糕面包产品,目前仍在开发新品中。”廖俊淇介绍,福气面团产业园投用后,公司将进一步整合现有研发人员,组建集研发、品控、检测全流程环节于一体的70人团队,持续研制开发新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海之最”品牌面包生产线
“冷鲜蛋糕这种食品,要的就是新鲜感,不同的款式、口味,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长盛不衰。” 廖俊淇认为,糕点开发,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
倪荣河也表示,海之最食品一直致力于烘焙产品的研发,让消费者享受到安全、健康、美味的烘焙产品是企业立足之本。地处东西湖这片创业热土,搭乘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形成的“快速列车”,福气面团会努力将“海之最”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冷鲜烘焙食品头部品牌。
东西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联动区内战略新兴产业,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辖区食品企业,为实体经济赋能。
(记者 - 刘志成 徐一帆 通讯员 - 陶璨 王高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