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齐着眼
看取一舟先
6月21日
“梧桐雨·农商杯”
龙舟大赛将在东西湖拉开序幕
来自区内外的31支龙舟代表队
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筹备
将齐聚黄塘湖
开桨竞渡
共同感受文化与体育的深度交融
一片笙歌催闹晚
忽然鼓棹起中流
条条龙舟在水面争相进发
是激情和友谊在东西湖迸发
正如城市在乘风破浪中驶向未来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到东西湖赛龙舟,交朋友。”盛夏时节的黄塘湖,水光潋滟、碧波荡漾,正喜迎八方来客。这里,即将上演水上版的“速度与激情”。
赛事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优质、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把龙舟大赛作为对外开放与展示的窗口,以“舟”会友,让全市人民共同感受赛龙舟精神与东西湖文化的深度融合,共同领略东西湖的城市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
“第一次组织参加这样大型龙舟比赛,我们队员与赛事是一场‘双向奔赴’,有着深厚情结纽带。”武力全开队领队黄旭告诉记者,队员们都来自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参与了梧桐雨项目的规划设计,这次比赛地点选择梧桐雨黄塘湖片区,让他们从“设计者”变身“体验者”,“设计是静的,有了人就‘活’了,龙舟赛就是东西湖热情好客、活力喷涌的最佳体现。”
“这里水质好、环境优,是赛龙舟的好地方。”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逸表示,龙舟比赛对水域环境要求极高,东西湖举办水上赛事是对生态治水成果的展示,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作为东西湖生态建设的深度参与者,和东西湖一条船、一条心,往一处发力,跃浪争先、奋楫向前,一定会拿出最好的精气神,回馈富有创新活力、文化魅力的临空港。”
群众性体育赛事,参赛队员更多也来自居民群众。强队先强兵,常青花园逐梦龙舟队深谙其道。得知今年端午节会继续举行龙舟赛,常青花园社区招募队员的消息一经发布,就有60多位居民报名参加。领队徐洁介绍,东西湖赛龙舟的氛围浓厚,群众基础好,有这么多人报名,她丝毫不感到意外。
而在所有报名者中,47岁的喻晓艳是较为“特殊”的一位。今年4月,喻晓艳在居民群里看到了社区要组建龙舟队参加龙舟大赛的消息,让她兴奋不已。自那时开始,她就悄悄给自己加训,提前减掉多余的脂肪,盼着能顺利通过选拔。
常青花园逐梦龙舟队参赛队员喻晓艳日常训练(资料图)
“我们有一套科学的选拔方式,不是看到谁比较强壮就要谁。”徐洁介绍,由于一开始报名的人水平不一,大家运动锻炼的条件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划龙舟需要参赛者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持久的耐力,居民竞争报名参赛的场景也是相当激烈,不亚于龙舟赛的现场对决。
过五关斩六将,同时凭借多年坚持“撸铁”健身的优势,喻晓艳成功在一群年轻人里“杀出重围”,和00后、90后们组成了常青花园逐梦龙舟队,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紧张训练。她笑着说,“虽然皮肤变黑,胳膊变壮,但我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腰部肌肉也更有力量,因为龙舟训练结交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作为去年首届龙舟赛高校组的冠亚军,“同城双星”的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的两支代表队,再次擂鼓出征。
记者了解到,第11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暨第2届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正在举行,武大、华科2所高校的龙舟队远赴云南挥桨参赛。华科大龙舟队领队王锋表达了对东西湖龙舟大赛的重视,“国家级赛事和家门口比赛同等重要,我们都派出了优秀的选手参加,展示大学生运动健儿的青春风采。”
华科大龙舟队日常训练场景(通讯员供图)
武汉大学龙舟队的参赛选手李天俊来自四川泸州,去年来到江城读书后,他便爱上了“大江大湖大武汉”。李天俊说,武汉和家乡泸州一样,长江穿城而过,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每周集训5天,早操跑步至少20分钟,下午集训2个小时,水上训练和力量训练强度非常大,我们很有信心在东西湖龙舟大赛上取得佳绩。”
武汉大学龙舟队(通讯员供图)
记者 - 刘志成 陈亦希 王露 徐一帆
图片 - 徐一帆 晏君 倪娜 武汉临空港图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