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冷空气影响,2月1日以来,武汉市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向寒而行御冰雪,东西湖融媒记者深入一线,探苗情、挖故事、访社区,用“微镜头”记录东西湖各地抗击风雪的身影。
“育苗工厂”有智能
保障蔬菜“温暖过冬”
2月5日,记者走进东西湖维农种苗有限公司的1号育苗大棚,看到黄瓜嫁接育苗盘摆放整齐,绿油油的菜苗格外诱人。
维农大棚未受降雪影响。
智能化育苗大棚菜苗绿油油。
”大棚的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上,可以保障蔬菜安全过冬。”公司负责人罗潇凯告诉记者,大棚采用天然气加温方式,将气流经过通电后的电阻丝进行加热来提高大棚温度。大棚温室以钢材作为支架,覆盖PC板,温室具有采光面积大、室内光照均匀、保温性能强等特点。
记者看到,大棚里的电子显示屏上记录着棚内的温度、湿度、照度。与室外低温相比,棚内体感更温暖舒适。
2号育苗房也温暖如春。人工光育苗系统使种苗处于最佳生长环境,生长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蔬菜的品质和质量。罗潇凯告诉记者,苗床不空闲,交替种植。
走进不远处的植物工厂,番茄不种在地里,而是水培,靠根部吸收营养液生长。记者在现场用手摘下一个番茄,在手里掂一掂非常沉实。
东西湖维农种苗有限公司的智能育苗大棚于2008年建成,可满足2万亩农田生产需求。基地种苗除满足东西湖区的需求外,还销往汉川、孝感等地。
种苗长势良好。
同样位于柏泉街的自勇园艺合作社,自昨天起采用无人机撒盐对大棚进行融雪,已基本清除积雪。合作社负责人彭先进表示,现场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各种融雪方式减轻大棚承载压力。
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无人机起飞,准备给大棚顶部撒盐。(通讯员供图)
据悉,全区已出动农业技术人员1064人次,深入企业、农户生产基地,组织人工、无人机撒盐融雪,组织推土机清除路障积雪,逐步恢复农业生产作业条件。
党群一心齐动手
铲冰除雪保畅通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2月4日,东西湖区发动全区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在城市的主次干道、交通枢纽,在背街小巷、乡村田间,随处可见的党员身影,如一面面鲜红旗帜,“走,铲雪去!”
2月5日清晨,新沟镇街迅速组织23人党员应急突击队,开展京珠高速武汉北段进出口铲雪除冰任务。“身为党员就要善于‘打硬仗’、‘啃硬骨头’,更应该冲锋在前,当好表率。”新沟镇街的党员王丽华说,只为一个目标,尽快铲出个安全畅通的道路,确保司乘人员顺利回家过年。
鞋湿了,手磨破了,汗水湿透衣背,他们在皑皑白雪中拼搏出“群众有需要,党员在身边”的动人场景。
新沟镇街党员突击队正在京珠高速武汉北段进出口清冰雪。
“有什么要帮忙的,我们支部今天来了22个人。”一大早,吴家山中学党委副书记关莉带着党员教师志愿者队伍到吴家山望丰社区下沉报到,“现在正是党员发挥作用的时候,有一份力出一份力。”
吴家山中学党员教师志愿队下沉社区除雪。
“扫雪献爱心,好人百事顺。天寒不觉冷,迎来满园春。”望丰社区居民赋诗表达对党员教师志愿者们由衷感谢,也有商户主动为他们送上热水。
在径河街黄狮海社区,一支由下沉党员、物业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队正在三店中路破冰除雪,越来越多的门店商户和居民群众主动参与,三十人不到的队伍,很快壮大到百余人。
黄狮海社区志愿服务队在三店中路破冰除雪。
“作为党员,我们应该上!”听到将军家苑小区小喇叭召集志愿者除冰,有着41年老党龄的66岁刘建祥安顿好孙子就投入“战斗”。来自轻工大学的辅导员吕壹卉同样在听到小喇叭的号召后,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成为了铲雪“先锋员”。
除雪破冰,党员先行。2月4日至2月6日12时,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5642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
商户居民齐上阵
和谐社区暖人心
“大家齐动手,雪就清得快,出门更方便、安全,来店里打年货的客人才能多起来。”2月5日,柏泉街茅庙集社区积极动员281家商户“自扫门前雪”。
经营着一家炒货店的胡新龙告诉记者,这两天,前来采购瓜子、花生等炒货的街坊一如既往的多。在他看来,既扫自家门前雪,也除他人瓦上雪,商户居民齐上阵形成了强大合力。
柏泉街茅庙集社区联合柏泉环卫在杏林巷人工铲雪。
华容干鲶鱼坊是茅庙集街上的一家老字号腊货店,春节前几天,订单量不少,但是腊货店经营者蔡梦宁并没有因为雨雪天气担心货品售卖。“我们负责除自己的门前雪,街道和社区帮助清除主干道路雪。”蔡梦宁开心地告诉记者,这样“里应外合”的组合拳,更加方便了腊货的售卖。
在金银湖碧海社区,年近古稀的洪碧霞提前准备好铲子、手套等铲雪工具,退役后开餐馆的刘继峰召集店里的员工一起为公交车站义务铲雪......他们都被70岁的”团长“刘天顺召集来。
刘天顺是金银湖街道的一名退役军人,在看到小区路面结冰影响正常出行后,立即召集志愿者组团除雪,并率先拿起铁铲在小区内铲雪除冰。周围的人劝他保重身体休息一下,刘天顺拍了拍红马甲上泥雪,摆了摆手说“我还能干活就是好事情!”随后他又接到居民求助,立即开车送居民去医院看病。
82岁的老人胡喜仙独居在碧海花园,三个儿子均远在国外。一夜落雪,道路湿滑,社区网格员敲门问候,及时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所需。
社区工作人员看望碧海社区独居老人。
居住在恒大城22栋的刘阿姨腿脚不方便,她的爱人也卧病在床,眼看着药物已用完,情急之下委托社区帮助买药。网格员熊佳惠了解需求后,便第一时间送药上门。
大雪过后,常青花园第六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展“敲门问安”行动,看望高龄、空巢、独居、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收集诉求,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音”。
“下这大的雪,路上不好走,还每天往我们屋里跑,心里真的蛮温暖,感谢感谢!”社区周大爷和老伴连连点赞。
天气寒冷,但总有人温暖了冬天........
(文 蔡倩 陈亦希 李冬 周玉微 徐卉婷 向江月 安洁 图 张洁 金齐天 通讯员 - 江潮 张亚琪 方懿 彭巍巍 李瑾 高传 张奕 何苗 刘亚婕 张佩 刘仪聆 叶雨薇 薛晖 王杨 李佩 殷家欣 蔡苓莉 朱淼 聂爽 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