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5月17日下午2点
小编带您探秘位于
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的博物馆研学小镇
直播活动将在武汉临空港微信视频号、微博、云上临空港APP、东西湖发布抖音号等平台上播出。
你知道吗?
东西湖区藏着一座
拥有6500年历史的遗址
它就是马投潭遗址
遗址所在地建起了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
公园里还藏着一个博物馆研学小镇
漫步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镇街之宝夜明珠。它直径2米,重达11吨,是罕见的超大型夜明珠,每当夜幕降临,散发出柔和的绿色光芒,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寓意为莘莘学子点亮求学之路。
整个小镇以求知求学为核心主题,巧妙地将研学泰斗提字碑、独占鳌头、十年寒窗、母子峰、状元桥、求学远航、八马奔腾、鲤鱼跃龙门等景点融入其中,勾勒出人生求学之路上的里程碑。
小镇内还坐落着五家非国有博物馆,展览涉及自然、科学、历史等多个领域,提供了集知识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绝佳去处。
武汉谌安明蝴蝶博物馆内,蝴蝶与昆虫展厅、生态昆虫展厅、生物多样性保护展区、非遗蝶翅画展区、蝶梦花园及森林剧场等分区独具匠心,共展出千种蝴蝶及各类昆虫标本。
步入展厅,仿佛踏入一个梦幻般的蝴蝶世界。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蝴蝶标本,犹如画卷中的精灵,让人目不暇接。海伦娜闪蝶的翅膀色彩绚烂,仿佛阳光洒落在蔚蓝的海面上,荧光熠熠;枯叶蝶则以其独特的叶脉纹理,巧妙地融入大自然;被誉为“中国国蝶”的金斑喙凤蝶,姿态优雅端庄,宛若蝶中皇后。
展厅另一侧,生态玻璃饲养缸模拟了蝶类和蛾类的生活环境,展示了它们的一生,游客可以见证它们生命的神奇过程。
馆内还提供丰富的手工制作体验,游客们可以在专业指导下,动手制作蝴蝶标本、蝶翅画、叶脉画等精美纪念品。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走进竹雕博物馆,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於潜僧绿筠轩》响起。
竹韵堂竹雕博物馆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竹雕艺术品为主要展品,馆内珍品琳琅满目,名家名作屡见不鲜,每一个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漫步馆中,恍若走进了古代文人的书房。
古色古香的竹雕陈列得井井有条,既有成语故事的巧妙诠释,也有民间传说的生动再现。从“八仙过海”到“十二生肖”,每个主题都展现了竹雕艺术的精湛技艺与无限创意。馆内还藏有精雅的文房用品、技艺高超的臂搁、笔筒以及成套保存的圆雕作品等。
在这里,游客欣赏竹雕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作为探索蜜蜂秘密的绝佳之地,武汉康思农蜜蜂博物馆(原名武汉康思农蜜蜂文化馆)汇集了与蜜蜂相关的科学知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蜜蜂的窗口。
自2005年7月建馆以来,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致力于传播蜜蜂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蜜蜂的神奇魅力。
蜜蜂生活的历史远比人类古老,古蜜蜂起源于 1.3亿年前的白垩纪,与显花植物共同进化。
沿着馆内的时光隧道,可探寻数亿年前的蜜蜂生活习性与智慧,可借助多媒体平台的互动小游戏深入了解蜜蜂的奥秘,蜂蜜超市提供了制作蜂蜜的难得机会。
这场甜蜜与科幻之旅,不容错过。
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 20 世纪九十年代,馆内藏品近万件,品类丰富,以收藏湖北本地古陶瓷为主要特色。
武汉长庭陶瓷博物馆是一家以展示古陶瓷为主的非国有博物馆。馆内设置了“湖泗窑”“马口窑”“汉至元代陶瓷”“明清陶瓷”“唐宋茶器”“古陶瓷标本”以及“杂项”等多主题展厅,特别收藏展示距今约五千年的武汉古陶窑陶器标本。据说此窑址的发现填补了武汉新石器时代无陶窑的历史。
长庭陶瓷博物馆还成立了“湖泗窑文化研究所”与“马口窑文化研究所”,致力于挖掘和传承本地区陶瓷文化,并先后挂牌“湖北省博物馆陶瓷教学实践基地”和“武汉博物馆陶瓷教学实践基地”。
长庭陶瓷博物馆还推出了古代“高尔夫”捶丸和投壶运动体验项目,游客可亲身感受古代运动的魅力。
穿上古装,在模拟的古代科举考场中体验古人求知的执着与不易;
在古色古香的戏台上,实践古代的礼仪规范,感受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厚重底蕴;
在“衙门”里模拟古代断案过程,体会契约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性……
武汉德森地契博物馆,陈列着各类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时间跨度长、地域覆盖范围广,如同历史的见证者,从特定角度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透过泛黄斑驳的文书,似乎可以与古人来个隔空回应。
这个博物馆,满是光阴的味道和沉甸甸的历史印迹。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码头潭博物馆研学小镇对外开放, 快来开启一段文化之旅吧!
文 - 周玉微
图、视频 - 金齐天
通讯员 - 何跃 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