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养老服务如何“颐”起来?

2024-05-30 21:28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每个人都会老

“颐养天年”

是很多人对老年生活美好的向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东西湖区常住人口近92万人

其中老龄人口12万余人

不仅要老有所养,更要老有“颐”养。在东西湖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区政协常委、民盟区工委副主委戢运林提出了《关于推进我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并被列为2号重点提案。

·

·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今年3月,金银湖街西部地区迎来了家门口的幸福食堂。

金银湖潇湘海社区有居民55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为老年居民。社区内双职工家庭多、独居老人多,买菜做饭成了不少老年居民的麻烦事。



“吃幸福食堂了吗?”成为社区热门话题。(资料图)

临近中午,前来吃饭的居民络绎不绝。幸福食堂设立在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隔壁,不少居民前脚运动完,走几步路就顺便来食堂就餐。67岁的徐奶奶住在清水湾小区15栋,走过来只要几分钟。她在社区微信群得知食堂开业,特地和几个邻居结伴前来捧场。充值后,她还得到了一份来自食堂的面点礼包。徐奶奶告诉记者,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做饭对老年人较为不便,家门口的幸福食堂解决了吃饭的大难题。

幸福食堂开得热火朝天,吸引老年人前来堂食或打包带回家。也有部分独居、腿脚不利索的老人难以来到食堂现场。为此,幸福食堂和社区特地配备了送餐上门服务,由食堂工作人员或社区网格员将餐食送到有需要的居民手中。



配送员将饭菜放到保温箱中,让居民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资料图)

幸福食堂是近年来东西湖区持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探索,东西湖区已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城乡统筹”式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年,东西湖区组织新建养老服务设施5个,新增老年人食堂2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31户;为1200余名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高龄老年人发放了养老服务补贴,提供了1.6万人次的居家上门养老服务;为8700余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100余万元。



在区两会上提出养老服务提案,戢运林是有感而发、有备而来。

戢运林岳母今年71岁,岳母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经常忘事,但又不愿意和孩子们住一起,此前一直独居在东西湖区。戢运林和妻子工作繁忙,又担心岳母走失,不得已,将岳母送到了养老院,养老服务也由此进入他的视野。



医养中心可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资料图)

为进一步了解东西湖区养老服务现状并思考探索新发展方向,戢运林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并结合相关资料和数据,对东西湖区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养老模式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考察研究,发现全区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部分民办养老机构普遍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相对薄弱。

他认为:“资源分配不均衡且利用率不高、养老服务项目单一、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是目前东西湖区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此,他建议,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向和重点要放在高龄、失能、失智、失独等特殊老龄群体上,保障解决他们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困难;要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完善老年人照护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下 ,建立特困老人长期照护制度;同时要在充分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整合市场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并推进医养结合。



医护人员为入住老人提供个性化医疗护理、康复治疗等服务,老人们住得安全又安心。(资料图)

针对戢运林的提案,东西湖区成立了以民政局统筹协调,区住建局、区医保局等11个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为成员的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已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十项主要任务: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强化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保障作用、加快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完善养老顾问工作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养老服务、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健全养老护理员激励机制。

目前,提案正在稳步办理中。预知后续如何,今年我们继续“一见”分晓。


报道支持 - 区政协 区民政局

文 - 李冬

图 - 李义武 金齐天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