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师和一群70岁学生......

2024-06-19 14:10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我想用天边的云彩,剪成一朵美丽的花瓣。”近日,走马岭街走集镇社区群众服务中心,传出阵阵优美的歌声。一位位银发学生坐在课桌前,他们平均年龄约70岁,正跟着78岁的老师虞旰卿认真吊嗓子。

打起鼓吹起葫芦丝精神抖擞,唱起歌中气十足,虞旰卿的精神劲儿,丝毫让人想不到他已78岁。

他退休前是走马岭中学的音乐和美术教师,退休后在社区义务教居民音乐,带出了70余名“老学生”。只要提起虞老师,老年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周一打鼓、周二唱歌、周三打鼓、周四吹葫芦丝、周五给小学生上课。”虞旰卿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满了。几乎每次上课,他都会带着老伴一起来。

两人互相搀扶着走上楼梯,走进教室,虞旰卿把老伴送到第一排的座位上,再走上讲台。虞旰卿在台上讲时,老伴一脸欣赏的聆听,感觉到虞旰卿嘴干了,悄悄走上去给他杯子加满水。

老伴胡莹君(前排右一)和老学生们学得很投入。

老伴胡莹君退休前是东西湖区走马岭中心卫生院的一名社区医生,从“赤脚医生”到“社区亲人”,扎根走马岭服务当地群众。去年,老伴生了一场病后身体不太好,虞旰卿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又割舍不下学生。

“去吧,我们一起去上课。”老伴非常支持虞旰卿无偿授课。每次,虞旰卿都会骑着电动车载着老伴一起来上课。

虞旰卿腿脚有点颤抖,胡莹君会默默地帮他收拾教具,整理东西。有些“老学生”不识字,经常拿着歌谱向胡莹君请教,胡莹君都会耐心的讲解。“老学生们”也亲切地喊她胡老师。

胡莹君告诉记者,虞旰卿对音乐非常痴迷,在走马岭中学任教期间,学校送他去参加音乐教师培训班,每周有三天要到汉口市区上课,从走马岭到汉口,骑自行车单程就要花费2-3小时,但虞旰卿乐此不疲。

虞旰卿和学生们排练葫芦丝。

“他热爱音乐,也爱培养人,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胡莹君至今记得,虞旰卿曾经有个学生,地方口音比较重,虞旰卿建议她在考试时唱家乡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并悉心指导,学生唱出了不一样的韵味,最终被武汉音乐学院录取。

一直到现在,虞旰卿始终坚持学习,不久前还花费1000元购买市面上流行的电吹管,能模仿数十种乐器,胡莹君毫不犹豫地支持。

退休后的虞旰卿不想闲着,在走马岭老年大学授课,这一教又是十几年。离开老年大学后,许多学员再次找到虞旰卿,希望他继续上课。

虞旰卿主动与走集镇社区联系,社区党委书记徐拥军也曾在走马岭中学工作过,两人一拍即合,寻找场地、协调课程都得到了社区的大力支持,夕阳红老年音乐班就成立了。

现在,班上已有70多名“老学生”,年龄最小的也超过50岁,年龄最大的80多岁。绝大多数老人没有任何音乐基础,加上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学习起来有很大难度。

“老学生”不服老,学得认真又快乐。

“听音要准,慢慢找规律,积累经验。”老年人普遍记不住歌谱,虞旰卿每教一首歌都是他先唱一句谱子,学员跟着唱一句歌词,最后再合一遍。“这样有助于培养乐感,避免唱歌跑调。”

虞旰卿介绍,夕阳红音乐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员跟着他从小学到老。“虞老师是我初中、高中的老师,现在我都退休了,他还是我老师。”学员陈足梅今年65岁,毕业于走马岭中学,以前喜欢唱歌但不好意思开口,一直跟随虞旰卿上课,现在能唱200首歌曲了。她自豪地打开手机上的唱歌软件,显示她已发布了260首歌曲,不少网友为她点赞。

夕阳红音乐班的活动好热闹。

“和大家在一起唱歌,特别开心。”记者采访时,每一名“老学生”都会说这句话。“大家开心就行,咱们老年人聚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快乐!”虞旰卿说,只要他还教得动,就会一直教下去,有音乐为伴,就是最好的晚年生活。


报道支持 - 走马岭街道办事处

文 - 蔡倩 

图、视频 - 徐一帆 

通讯员 - 李早 陶璨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