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武汉市吴家山中学刘子昂凭借创新作品《双摇杆免驱宏演讲助手》脱颖而出,荣获全国赛二等奖,取得了我区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历史性最好成绩。
“其实,我的创意来源于一次不经意的观察。”刘子昂向记者介绍,自己在课堂上,看到老师因为身高限制,在尝试触及电子白板顶部区域时显得很吃力。那时他就想,如果有一种工具,能够帮助老师轻松地完成这些操作就好了。
刘子昂在教室里上课。
打定主意后,刘子昂迅速行动,开始翻阅资料,寻找可以优化的方式。“我发现,不仅是电子白板,许多演讲场合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就是演讲者常常需要在讲述的同时,频繁地走到电脑前操作,不仅影响了演讲的流畅性,也降低了观众的体验。”刘子昂于是开始构思,如何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一个简单、易用且无需驱动的演讲助手中。
经过多次尝试与打磨
刘子昂设计出
《双摇杆免驱宏演讲助手》作品
据介绍,该作品不仅解决了传统翻页笔功能单一、依赖驱动等问题,还融入了智能识别、自动适应等先进技术。演讲者只需轻轻摇动双摇杆,就能实现PPT的切换、视频的播放、甚至是文件的打开与格式转换,所有操作都无需离开讲台,演讲过程更加连贯与自由。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
此次湖北省学生代表队
共有11人参赛
刘子昂是东西湖区
唯一一名晋级选手
“他的专业能力特别出众。”谈及刘子昂,吴家山中学科技老师吴倩满是欣慰地说道,“刘子昂是个有想法的同学,前后设计了十余个创意作品。”而推荐参赛的《双摇杆免驱宏演讲助手》作品也不负众望,经过区赛1轮、市赛2轮、省赛2轮、国赛1轮层层选拔,进入第 38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环节。
刘子昂与科技老师交流参赛作品。
“我们加了微信,以便于及时了解他的各项进度。”吴倩说,备赛期间,自己会从海量资料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给刘子昂提供参考,从每一次实验过程的精心记录,再到申请文件的字斟句酌,她时刻关注作品每一项进展,确保每个细节万无一失。
刘子昂的成功并非偶然,离不开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走进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浓厚的科技氛围扑面而来。学校打造了物联网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等一系列场地及设施,精心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能够交流学习心得,更能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提升创新能力。
在吴家山中学
科技发明课程不再是选修课
而是每一位学生必修的科目
每周1节课时
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
科技的魅力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追求,更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考验他们综合素质的方方面面。”吴倩表示,在她的课堂,她也非常注意营造这种良好氛围,学生们被鼓励打破常规、勇于尝试,将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创意。正是这样的氛围,激发了刘子昂等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子昂用3D设计软件设计作品外型。(本人供图)
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东西湖区教育的三张名片之一,武汉市吴家山中学成为我区知识产权强校。该校自2005年起,在师生的持续努力下,近20年的时间里,共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400余项。2017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区教育局普教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正致力于构建基于教育俱乐部的拔尖创新人才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模式,将课程、活动、竞赛紧密结合,为具有科学家、发明家潜质的青少年提供了持续成长的土壤。武汉市吴家山中学和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等学校组建的发明创造俱乐部,便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
(文 - 周玉微 图 - 晏君 通讯员 - 吴菲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