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阳光下轻盈悬停,突然一个侧翻划出银色弧线;歼十战斗机仿真航模呼啸掠过地面,急转、倒飞,引擎声引发现场阵阵欢呼;编程赛区里,少年们快速敲击键盘,无人机完成绕杆飞行定点着陆……竞技火花竞相迸发。
5月17日,2025年武汉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实践活动暨“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武汉市选拔赛在东西湖区园博园学校举行,来自全市175所中小学校的1000多名航模小达人参赛。
据介绍,本次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教育局主办,东西湖区科学技术协会、东西湖区教育局承办,参赛对象为三年级及以上武汉市中小学在校学生,参赛内容涵盖初级橡筋模型飞机、手掷模型滑翔机、歼十像真电动模型飞机、水火箭精准着陆、遥控纸飞机任务、无人机第三视角竞速、无人机编程自主飞行、无人机足球共八个项目。
其中,歼十像真电动模型飞机项目比赛器材为我国歼十战斗机的微型仿真模型飞机,机身自带动力电池。选手需了解材料与结构、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等航空航天知识,比拼飞机在空中停留时间。
水火箭留空项目。
水火箭留空项目以废弃饮料瓶为主要材料制作简易火箭,通过控制发射参数,如水量、气压、发射角度等,让火箭升空后利用降落伞延长滞空时间。
无人机编程自主飞行。
在无人机编程自主飞行项目中,参赛队伍需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现场编程,控制起飞重量不超过200克的无人机完成特定任务,如绕杆飞行、定点着陆。
无人机足球项目。
在无人机足球竞赛现场,来自将军路第三小学的三年级学生田梓睿轻轻操纵遥控,无人机如灵巧的蜂鸟般划出弧线,精准地绕过了障碍物,无人机飞进了“球门”,赢得阵阵掌声。
“我从这学期开始学习无人机足球,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团队意识。”对于赛场表现,田梓睿十分满意。
近年来,东西湖区持续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小初高连贯培养、俱乐部资源整合以及科创导师梯队建设等措施,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级橡筋模型飞机。
本次比赛
东西湖区共有园博园学校
将军路第三小学、吴家山第三中学等
15所中小学校共100余名选手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举办地武汉市园博园学校,其人工智能社团已发展成为团员人数达200余人的大型社团,从三年级到八年级累计有1000余人次参加社团活动。截至2024年,园博园学校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斐然,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比赛中,一百多人次获奖,其中在全国机器人比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报道支持 - 区教育局 园博园学校
文 - 王露
图、视频 - 徐一帆
通讯员 - 吴菲 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