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折射着朝阳
一栋现代感建筑如银色航船
泊在东西湖区国家网安基地
近日
中科曙光湖北创新综合体
(以下简称“创新综合体”)
已正式建成并启动试运营
这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超2.5万平方米的“科技方舟”,不仅将作为曙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网络”)的总部功能,更将作为其母公司中科曙光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布局载体。
中科曙光是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已形成“芯片—硬件—云服务”产业链优势。
曙光网络是中科曙光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核心布局载体,发挥着“战略支点、技术引擎与生态枢纽”作用。“创新综合体的落成,也是曙光网络在东西湖深耕八年、厚积薄发的里程碑。”
曙光网络副总裁聂军介绍,公司每年超过30%的投入用于研发,去年营收近3亿元,研发投入高达8000多万元。迄今,曙光网络的研发人员占比超60%,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0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3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0项。
中科曙光湖北创新综合体建成投用。
创新综合体技术负责人许强介绍,创新综合体不仅仅是总部办公空间,将聚焦网络安全“产学研用”关键领域,打造“两中心两高地”:
打造核心技术研发中心,研发自主可控的国产部件,打造高性能、可信赖的硬件平台,为国产网络安全生态筑牢硬件安全根基。
打造国产生态创新中心,组建专业团队,汇聚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生态伙伴,提供从适配测试到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服务,缩短国产化替代周期。
打造基于国产芯片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制造高地,聚焦国产化网络安全设备、网络流量分析设备、智能工业装备及PC终端等产品的规模化、智能化生产,依托本土化生产优势,破解“卡脖子”难题,助力国货国用、鄂产鄂销。
打造人才实训高地,建设高水平信创人才培训体系,培养CPU安全、基础设施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实战型技术人才。
许强还透露:“母公司中科曙光旗下部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计划搬迁至创新综合体,将快速导入产业资源和前沿技术。”
不同于生产具体产品,曙光网络生产数智化底座,为工业领域提供智改数转和“整体安全”解决方案。
如果将工厂、矿井、实验室、银行、电网等各行各业场景拟人化,“整体安全”是确保“中枢神经”“细胞”“血液”等关键要素均安全且自主可控。
在曙光网络的产业布局中,自主研发的安全平台及工控系统,将为庞杂的工业机体设计自主可控的“中枢神经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功能模块,将被设计成可插拔的“免疫细胞”,前置抵御病毒威胁;分流器、智能网卡等产品,将实时过滤和分析数据,确保信息“血液”安全畅通。
曙光网络展厅。
持续的创新投入结出硬核果实。2024年,曙光网络荣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同年,自研的工业数智底座“曙睿SugonRI”成功入选中国智造基石名录并获数字化转型优秀产品奖。
这是一个助力企业搭建
安全可控数智化平台的“工具箱”
各行业进行智改数转,需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平台或系统,通常面临工程量大、采购琐碎、兼容性差、安全性低等痛点。
“曙睿SugonRI”将复杂的计算、通信、安全、控制等技术工具“一起装进箱子”,并具有“翻译”功能,让不同“工具”的数据和指令互通互认,并自带虚拟仿真功能。开发者能像拼积木一样,按需组合功能模块,并快速验证新点子,进而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
在山西焦煤井下,依托“曙睿SugonRI”平台开发的数字化安全管理系统,正让井下作业撕下“高危”标签。工作人员被精准定位,井下粉尘大、温湿度高导致的监控时延高、画质差难点被克服,海量数据人工分析效率低、易漏检的痛点被拿下,矿工位置实时显示在监控大屏,数据监测替代人工巡查,生产安全情况一屏掌握。
曙光网络副总裁聂军透露
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
依托“曙睿SugonRI”开发数字化转型方案
此外
工业物联网融合平台
端侧智能与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
边缘智控一体机等
数智化底座产品和技术方案
正在陆续亮相和突破
“若将工业创新比作冰山,机器人、无人车间等是浮于水面的炫酷应用场景,数智化底座是水面下支撑的冰山。曙光网络致力做水面下的硬核冰山,托举中国智造浮出蓝海。”聂军如此比喻公司愿景。
“从落户东西湖的第一天起,我们就以打造‘百年老店’为目标。 ”聂军表示,东西湖区在人才引进、政策配套、安居保障、通勤便利等方面给予的强力支持,为公司提供了坚实后盾。伴随创新综合体投用,曙光网络将向更多“卡脖子”关键技术发起冲锋。
文 - 李冬 汪杭
图 - 李义武 东西湖融媒图片资料库
责编 - 代艺璇
编审 - 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