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参数必须对标国际标准,标书要经得起放大镜检验。
近日,武汉第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二线”)大客户部异常忙碌,“00后”业务经理杨胜旗正和团队冲刺某国家级重点工程电缆供应项目,这位年轻人去年暑假刚毕业,业务熟练程度令人难以与其年龄画等号。近年来,东西湖区像杨胜旗这样“毕业即签约”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
“见习岗位为我推开了就业之门。”杨胜旗告诉记者,去年3月,他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就业见习计划进入企业实习。在公司的系统培养和带教老师指导下,他快速掌握产品知识和业务流程,6月见习期满后顺利转正。
杨胜旗(左)与同事进行探讨。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交通便利、产业集聚、生活环境优良,近年来持续加大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力度,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深入挖掘筹集优质见习岗位,有效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区内企业积极响应,与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见习-培养-晋升”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武汉二线是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也是武汉市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企业近年来在生产、营销等核心岗位均设有见习岗,留用率达到100%。“我们不仅将见习期视同试用期,让员工更快享受福利待遇,更注重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和职业品质。”
在武汉二线,老带新的方式屡见不鲜。
杨胜旗展现出优秀学习能力和强烈求知欲,被武汉二线用心培养,在师徒制模式下迅速成长。入职不久,他就参与总金额达13亿元的高压电缆项目投标,与团队72小时连轴作战,最终完成零误差的技术标书并成功中标。
东西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将持续推进大学生就业见习,加强校企对接,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才”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支撑。
截至目前,东西湖区已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2家,涵盖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多个重点领域,以产业聚人才、以服务留人才的良好发展格局日益凸显。
报道支持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图 - 蔡倩、金齐天
通讯员 - 肖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