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欣希野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希野”)获得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授权,成为其在湖北省市政工程、公路养护及应急救援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将推动国际领先的发电机组、移动照明灯车、大流量水泵等装备在华中地区的本土化应用,重点服务于城市内涝治理、隧道应急排水及道路抢险等场景。值得关注的是,在E智造众创空间的大力扶持下,欣希野预计今年营收增长超20%,小企业迈向国际舞台的背后,正是本土孵化平台的全链条赋能。
2024年,欣希野正式入驻E智造众创空间,完成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布局。此前,因原有办公场地无法满足业务扩张需求,欣希野在多方考察后,最终选择与位于东西湖区的E智造达成合作。E智造众创空间以其完善的资源对接体系、专业化服务矩阵和开放的创业生态,成为欣希野转型升级的理想平台。
“团队为我们梳理了涵盖退税、电商培训等50余项政策清单,这种专业化服务帮我们节省了大量政策研究时间。”公司总经理邹广在采访中坦言,对区域补贴政策不熟悉、资质申报流程复杂,是初创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而在E智造的帮助下,欣希野顺利完成研发项目备案支持,从材料提交到审批通过高效顺畅,研发团队得以集中精力攻克核心技术难点。
欣希野通过应用智能化装备打造智慧作业新场景。
技术突破最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
公司王牌产品热再生养护车
正是此次打动瑞典合作伙伴的关键
这款高效道路养护设备实现了多重技术突破与功能集成:
○通过加热、翻松、再生等工艺,结合±5℃精准控温与智能配比系统,可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100%回收利用且无需添加新骨料;
○同时搭载余热回收技术,能耗降低30%以上,其发电机组能为施工照明和设备供电,单机整合破碎、加热、搅拌、压实等功能,可独立完成全流程作业。
该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达80%,应用于湖北省内多个市政工程项目,显著降低养护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欣希野已构建全场景智能装备矩阵,四大类50余款产品覆盖公路市政全领域,为拓展国际合作、深耕本土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久前,一场供需对接会在E智造众创空间举行。会上,欣希野与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建立联系,通过会后深度对接,成功进入该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为其提供定制化机械设备。这一合作不仅带来了200万元的订单,还提升了欣希野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后续又陆续吸引了多家相关企业的合作意向,市场份额得到有效扩大。
知名品牌授权武汉欣希野机械有限公司的相关证书。
邹广介绍,政企对接的“落地实效”远不止于此:E智造会主动帮助企业链接采购资源,提供现场演示的机会,协助企业准备资质证明。就是靠这种“主动推、帮对接”的服务,欣希野先后入围了3个市政采购供应商库,直接带动了业务稳定扩张。
这种“零距离赋能”,更延伸为园区特有的“链上企业互助生态”。作为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孵化平台,E智造众创空间目前已聚集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机械配件、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创新矩阵,企业间的技术碰撞常能转化为创新解决方案。以欣希野环卫装备工艺优化为例,其突破性进展正源于借鉴隔壁企业的轻量化设计经验,物理距离的相邻,最终升级为合作的共融。
武汉欣希野机械有限公司荣誉展示。
更典型的案例,来自欣希野与同楼层企业湖北省华鑫液压有限责任公司的“门对门”战略互补。作为液压系统领域的领军企业,当华鑫液压将业务版图拓展至西藏、新疆等超级工程领域时,发现当地仍依赖人工作业扫雪,急需机械化扫雪车提高工作效率。在E智造的精准对接下,两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华鑫液压的工程经验转化为民生解决方案,欣希野则借助这一合作获得走出湖北、进军西部市场的关键支持,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在E智造的助力下,小微企业走上专业化成长道路。
“建立良好的专业化孵化生态,是赋能企业的核心路径。”E智造众创空间创始人万松表示,平台将始终围绕产业链需求构建服务矩阵,通过技术共享、资源对接、政策辅导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让入驻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创新。欢迎更多智能制造企业加入,共同推动东西湖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成群,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
E智造众创空间联系方式
刘经理 13317101216
文、图 - 蔡倩、晏君
通讯员 - 刘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