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轮飞旋,火星飞溅,钢架焊缝霎时反射出镜面光芒……10月10日,武汉市慈惠金属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慈惠金属)总装车间,单套造价100万元的炼钢炉组装进入尾声,计划在11月交付日本客户。
坚持用品质说话,慈惠金属深耕冶金设备加工制造领域,成长为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关键组件供应商,通过日方合作伙伴,将非标定制产品销往亚欧10国。这家民企的当家人,今年刚满25岁。
秋风渐凉,浓郁的桂香不时穿过高大的车间,丁志恒来回穿梭在不同工段,查看合同构件赶工进度。
这名年轻的总经理,在资深师傅眼里,俨然经验深厚的“老把式”。
2023年2月,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专业的丁志恒,回到父亲身边担任现职。当时,这家100来人的民营小企,在冶金设备加工制造领域已积累下良好口碑。
在国内冶金设备加工制造领域,单一钢材材料加工、耐火材料生产的高品质企业众多,但把二者结合起来,为大型冶金企业加工关键部件与设备的企业,却为数不多。像慈惠金属这样做到“1+1”整合的公司,在华中地区屈指可数。
1999年,慈惠金属加工制造的成套烧嘴,顺利通过日本头部冶金设备设计公司验收,开始对日出口,此后一直是公司出口与内销的拳头产品。
丁志恒(左)与技术人员讨论耐火材料配比。
上岗不久
有王牌专业打底的丁志恒就动手调整了
轻质、重质耐火材料配比
把烧嘴耐火温度从1300℃提升至1400℃
耐火温度大幅提升,为公司夯实竞争力增加了砝码。
类似于打火机点火功能,烧嘴的点火器引燃甲烷、氨气或煤气后,经由蓄热箱体为冶炉持续提供热力,两大环节通过法兰器对接固定。
这套重达50吨、看似笨重的钢铁设备,内腔附着一定厚度的耐火涂层。
烧嘴按日方图定参数加工,慈惠金属制定了完整内控体系:法兰器车削“不差毫厘”、螺栓对接“严丝合缝”;自研耐火材料涂装时,规定了注入速度、厚度与进度,杜绝因高温裂纹、崩裂影响生产。
烧嘴出口后,耐火材料配比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以适应不断提升的温度指标。
丁志恒出手,直接将耐火温度提升100℃,烧嘴使用寿命有望从3至5年提升到7至8年。
用科创实现引领。在丁志恒看来,自家公司拳头产品出口长虹的秘诀,并非日方尺度严苛,而恰恰是慈惠金属牢牢掌握了中国标准。
丁志恒出生在慈惠金属实现出口的第二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耐火材料专业。
走上总经理岗位,丁志恒设计制作了公司宣传册,扉页是“慈惠金属产品分布图”——
以武汉钢铁为圆心,直线连接新疆钢铁、拉萨铬矿、昆明钢铁、海南铁矿、湛江钢铁、宝山钢铁、鞍山钢铁、佳木斯钢铁、包头钢铁等32家国内主要冶金企业的网状图,显示出慈惠金属茁壮的生命力。
技术人员检查热风管道。
这个月,丁志恒泡在车间紧盯太原钢铁定制的循环风道。
与规模化流水线作业不同,非标定制产品加工制作,人员投入大、作业时段长、品控难度更大。
去年,丁志恒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材料入库、在线加工直至产品出库全程点位,采集制作成动态数据包,通过电子屏集成显示出来。
生产工序实现了可视化,多线程作业变得清晰流畅。
与此同时,丁志恒推动配套协同,将法兰器精加工、激光切割等业务交给东西湖区内5家企业承接,极限压缩工期。
从粗放迈入数字化,慈惠金属为民营加工制造企业带头打样。
全新手段运用,最终传导至效能品质。零返工交付,以至于售后小组“几乎无事可干了”。
丁志恒(左)查看烧嘴部件加工参数。
产品品质、使用寿命双提升
会否革掉自己的命?
事实上,更多客户来到了东西湖。今年2月,慈惠金属签下11台窑炉设备加工合同,总金额达5000万元,交期持续至2028年。
聚焦大客户需求,慈惠金属不得不推掉很多上门业务。
这让走出舒适区的丁志恒,时常陷入焦虑。他请来母校老师考察解题,着手打通“产学研用”破解产能瓶颈。
炼钢炉部件加工场景。
2024年,慈惠金属年产值近4000万元,出口占比达50%。大单纷至,企业进规指日可待。
总装车间里,长约10米、重达60吨的炼钢炉加工正在收尾。一旁巡线查看的丁志恒略显稚嫩,在他心里,公司发展路线图越发清晰。
东西湖澄澈的天际,正在成就少年的梦想。
报道支持 - 区工商联
文、图 - 戴东辉
通讯员 -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