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板电脑推送电商订单信息、显示货架药品摆放位置,理货人员用指环仪扫描周转箱条形码,取出药品放入打包盒,系统自动上传库存信息,打包盒经传送带运至复核区,检查无误后封箱发货,一气呵成。这一整套流程,用时不到一分钟。
“大胆试、大胆闯、大胆改,是东明医药与生俱来的特质。”记者在位于东西湖走马岭街的湖北东明医药有限公司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看到,该公司总经理汤赐和技术人员正在升级配送系统,后期调试完成后,电商发货能力将再翻倍。他笑着告诉记者,公司刚定下了“小目标”:2年后营收达到8亿元,5年内突破20亿元。

新春伊始,东明医药就定下如此明确的经营计划,并非无迹可循。汤赐介绍,1997年第一家东明药房在东西湖四明路开业,26年过去,四明路上的吴兴分店仍服务着周边居民,同时还扩大了店面规模。“从1家药房起步,现如今已开办110家连锁药房,遍布武汉三镇,其中有76家药房分布在东西湖街头。”

东明医药总部办公大楼
做的是街坊邻居的生意,卖的是治病救人的“良心药”,东明药房一步一个脚印收获好口碑,成为老百姓“用脚投票”选出来的“湖北省著名商标”,是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作为东西湖本土培育的连锁品牌,东明药房已成为武汉市门店数量最多的本土药房连锁公司,多次入围全国百强连锁药店、湖北省服务业百强企业。

拆零药品货架
“医药产业链分为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而药品流通则位于医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药品流通根据销售模式不同又可以分为批发和零售。”汤赐认为,东明药房开设连锁药店是坚守服务本地市民的初心,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和集中化,但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拓展“新路子”,2008年,东明医药开启批发业务。

在线下医药零售渠道日趋饱和的背景下,传统药店寻找出口迫在眉睫,东明医药又领先一步。2020年10月,东明医药在走马岭新建的企业园区建成投用,包括1栋总部办公大楼和一座4层的仓储物流中心。

东明医药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
记者在东明医药产业园看到,现代化医药仓储物流中心一楼出货口处,卸货装货的车辆井然有序,排队进场。物流中心主管易治国介绍,1楼为批发业务中转仓,一次性可储存至少2万件药品;2楼为拆零分拣区域,可支撑2万个拆零药品品规的存放、周转,是公司线上平台药店的发货仓;3楼和4楼分别是京东大健康和扬子江药业的华中区域配送中心。

批发药品中转仓
记者注意到,2楼除了拆零药品货架区域和复核打包区域亮着灯,其他区域依托自动化传送设备自主运转,无需照明。易治国解释,物流中心在3年前投用时,就一次性投入2000万元打造自动化智慧系统,全新的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了电商发货效率。

电商订单药品自动化出货
“每天白天的订单,下午3点之后就会统一发货。”汤赐告诉记者,凭借东西湖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物流企业集聚的产业优势,东明医药实现了区内企业上下游链条打通,与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开展合作。“武汉的线下连锁药房,则由东明医药自主配送药品。”

理货人员用指环仪扫描订单信息
上游链接100多家大中型制药厂家,下游经销至全国86000多个网点。汤赐表示,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打破了以往长期1亿元的营收水平,2020年一跃跨入3亿元门槛,去年已突破6亿元。“按照公司预期发展计划,2024年即可达到8亿元营收。”

东明医药的成长之路,绝不仅限于此。去年12月1日起,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为网络售药提供了依据,政策的天平在保障药品安全和提高购药便民度上更趋平衡。
汤赐瞄准了“直播卖药”的风口,打算开设“东明药房”直播间,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闯入医药新零售赛道。“数字化转型是医药流通行业的大趋势,但直播卖药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探索方向。”

工作人员装卸药品
面对未来规划,汤赐有着更为明晰的思路:明年将启动东明医药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工作,预计建设一栋医药企业孵化大楼,为更多初创型小微企业提供全周期培育辅导;一座仓储物流中心,扩大自营规模的同时,引进多家大型医药企业入驻园区。
(记者 - 刘志成 徐一帆 通讯员 - 陶璨)
 
        
 
						 
						 
						 
						 
						